-
中医解读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病因
日期:2022-08-17 15:00:50
类风湿性关节炎相信大家都不陌生,对于长期冒雨涉水的快递员、外卖员,或常年出海打渔的渔民来说是常见病。患上这种病发作后的关节疼痛让人非常痛苦,所以大家都比较关心该如何治疗。中医对类风湿性关节炎具有其独到的见解,下面我们不妨一起来看看,中医解读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病因吧。
中医解读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病因
中医将类风湿性关节炎统属于“痹病”范畴,痹病是由于感受风、寒、湿、热之邪,经络痹阻,气血运行不畅,导致以肌肉、筋骨、关节酸痛、麻木、重着或关节肿胀、变形、活动障碍,甚者内舍于五脏为主要表现的病疾。痹证和外界因素也就是风、寒、湿、热等外邪有很大关系,比如出汗后立即吹风、在湿地上坐卧、涉水冒雨等都会导致风寒湿邪入侵身体经络,这些邪气在进入体内后会停留在关节内,导致经脉气血闭阻不通。中医上一直有一句话“不通则痛”,当经脉气血不通时,身体自然会出现一系列的异常表现。中医将痹病分为多种类型,临床诊治需进行辨证论治。
中医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有独特的认识和作用,参照《类风湿性关节炎诊疗指南》将其分为一下3种证型:
一、寒湿痹阻证:肢体关节冷痛、肿胀或重着,局部皮色不红,触之不热,晨僵,关节屈伸不利,遇寒痛剧,得热痛减,局部畏寒怕风;或恶风发热,肌肤麻木不仁;或口淡不渴,恶风寒,阴雨天加重,肢体沉重;舌质淡或淡红,苔薄白或白腻,脉弦紧或沉紧或浮缓。
二、湿热痹阻证:四肢关节或肌肉局部红肿,重着,疼痛如燎,局部肤温升高,下肢关节尤甚,晨僵,活动受限,或关节积液,屈伸不利,或伴发热,口苦口黏,口渴不欲饮;或恶风发热,有汗不解,心烦口渴,便干溲黄,舌红,苔黄腻或燥,脉滑数或弦滑。
三、寒热错杂证:肢体关节疼痛、肿胀,局部触之发热但自觉畏寒,关节屈伸不利;自觉发热,但局部触之不热,全身热象不显,舌淡苔白或黄,或黄白兼见,脉弦数。
对于长时间骑车不注意防护、遇到阴雨天时、久居潮湿环境等人群来说,都有可能导致风寒湿邪侵袭而发病出现关节疼痛、屈伸不利等症状,辩证属寒湿痹阻证型,这个时候通过祛风、散寒、除湿,舒筋活络中药治疗是不错的选择。
中医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,同仁堂国公酒是个不错之选
通过上述内容可以看出类风湿性关节炎可通过祛风、散寒、除湿,舒筋活络中药治疗,在这里建议选择药酒。这是因为一方面酒本身就具有散寒、舒经活络的功效,而配合祛风、散寒、除湿,舒筋活络的药物更能加强药性,从而达到不错的治疗效果。药酒可以试试同仁堂国公酒,国公酒原名史国公浸酒,曾是清代宫廷秘方,由数十种中药泡制而成,气清香,味辛、甜、微苦,常饮有益健康。
另外同仁堂国公酒由当归、牛膝、白芍、紫草、陈皮等30味祛风散寒除湿、活血理气、通络止痛、强筋骨的药材组成。其中牛膝、补骨脂等可以补肝肾、强筋骨;防风、羌活、木瓜、白芷等能祛风湿、止痹痛、利关节;配以枸杞子等可以补肾养阴,加之用白酒浸制有通血脉、御寒气、行药势的作用,对于风寒湿邪导致的关节疼痛、屈伸不利、手足麻木、肢体疼痛等均有较好的作用。常见于现代医学所说的关节风湿症、骨关节炎、风湿性关节炎、类风湿性关节炎、脑卒中后遗症等。
不过需要提醒大家的是如果处在炎症发作期,出现了关节红肿、灼热症状,不建议使用国公酒哦。
通过文章内容对“中医解读类风湿性关节炎的病因”这一问题的介绍,相信大家也都清楚了吧。中药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效果是不错的,另外建议患者平时也要注意做好预防措施。比如加强关节保暖,保证室内干燥是非常重要的。
-
补虚消渴合剂能用于降血糖吗?
对不少糖尿病患者来说,控糖是每天都要操心的事,而随着中医药调理的盛行,越来越多的糖尿病患者开始服用中成药控制血糖,例如补虚消渴合剂。那
-
补虚消渴合剂能改善2型糖尿病症状吗?
2型糖尿病患者常受口渴多饮、夜尿繁多、身体倦怠等症状困扰,因此不少人把目光投向中医药调理,如临床上常见的补虚消渴合剂。那补虚消渴合剂能改
-
2型糖尿病吃补虚消渴合剂多久见效?
2型糖尿病患者在服用补虚消渴合剂时,常会面临吃多久的问题,毕竟身体上的不适让人盼着尽快缓解。那么2型糖尿病吃补虚消渴合剂多久见效?这就来
-
糖尿病吃补虚消渴合剂疗效如何?
糖尿病患者常被口渴多饮、尿多频繁、身体乏力等症状缠绕。对此,很多患者想要借助中医药的力量,更好地缓解糖尿病的症状。而补虚消渴合剂正是临